【五四特辑】青春正当时 东检青年说②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5-06 浏览次数:0
4月27日,东营市检察院举办“青春勇担当 共筑法治梦”青年干警座谈会,8位青年干警代表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展开深入交流,共话从检初心,畅谈青春理想,下面,让我们跟随东营检察官微,一起“青”听心声,共同感受检察干警奋发有为、积极进取的蓬勃力量!
青春践初心,以自我管理实现自我价值
第一检察部 王子旭
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是“服务内容全领域”。刚参加工作时,我负责协助参与综合业务的办理,最开始心里也有落差,繁杂的综合工作本身带来的压力较大,且从表面上来看,这些工作同维护公平正义没有直接联系。后来,我开始辅助员额检察官办理案件,虽然此前从未办理过相关案件,但总能运用到之前在综合工作中学到的思维与知识,比如在办理破坏易燃易爆设备案中,发现之前在平安油区工作中接触过相关内容;在办理危险作业案中,发现曾经在安全生产专项工作中了解过相关法条。这让我较为迅速地掌握了日常办案的基本内容,也明白了市院党组对青年干警培养的良苦用心,全领域服务,必须要全领域学习,而全领域学习必将实现全领域成长,青年干警要以全领域服务实现个人价值。
实现自我管理的关键是“个人学习全方位”。一是对法律知识要勤学不怠,逢新必学。经历多次法律知识的更新,相关法律的学习贯穿了我的日常工作,领导和同事在发现新观点新思路时也会相互分享。二是坚持在干中学。为了促进助理水平提升,第一检察部在召开检察官联席会、听取县区汇报时,要求检察官助理参与并发表意见,这种在干中学的方式也让收获更为深刻。三是对社会知识要不断学习。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,既要有足够的理论功底,也要有社会经验,要不断学习新法新规新业态。
实现自我管理的落脚点是“案件办理全身心”。2024年,我协助检察官办理了一起不服不起诉申诉案件,该案系一起轻伤害案件,原办案单位对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,被害人提出申诉。受理审查该案后,通过及时调取原案卷宗,我们对原案在案的全部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,尤其是关键的卡口录像,逐秒逐帧确定事情的起因经过,矛盾的升级原因,冲突中双方的侵害行为、冲突结束的自愿性等,最终,经部门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后形成一致意见:认定被不起诉人系正当防卫。申诉人息诉罢访,该案也被省院评为优秀案件。在这个案件中,检察官全身心办案、如我在诉的精神让我明白:案件办理全身心是案件高质效的基础和前提,每一个案件的办理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,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躬身实干 向新而行 用心用情走好从检之路的第一步
第三检察部 付希红
初心是信仰,镌刻法治的正义底色。从政法学院的法律课堂,到基层司法所的特殊人群监管,再到进村入户进校园的普法宣传,公平正义一直是我心底最朴素的价值追求。初到检察院时,我们部门正在办理监察体制改革后全省检察机关首起机动侦查案件,我被安排到了内勤机动组参与办案全过程。历时4个多月的深挖细查,终于顺利完成案件移送审查起诉,该案件被评为2023年度全省检察机关检察侦查典型案例。现在回想起那段日子挑灯夜战时的焦灼心情,每一次与嫌疑人的较量都是与时间的赛跑,那些完整闭合的证据链、环环相扣的流程节点,都在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的誓言。
使命是担当,深耕监督的主责主业。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一头连着民生福祉,一头连着安全稳定,既要严格依法办事,也要注重监督质效。在开展社区矫正巡回检察时我们发现,某辖区部分社区矫正对象居住地无法确认,通过实地走访、数字模型筛选、召开联席会等方式追根溯源,我们创新性地提出设立“虚拟社区委员会”,理顺功能区社区矫正责任分工,改变了以往发现问题后仅仅发放纠正违法通知书的传统办案模式,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成效。这看似是“小案”,背后亦是“大民生”“大智慧”,高质效办案不是冰冷的逻辑推演,而是用履职脚步丈量真相、用法治温度感知人心、用办案质效担当使命。
奋斗是传承,淬炼攻坚的硬核本领。青年干警的成长没有捷径,奋斗也不应该只是口号。“刀在石上磨,人在事上练”。在从检之路上,要用心用情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足迹与答案。“一取消三不再”改革也是青年干警砥砺成长、深耕求索的宝贵机会,我会坚持以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为指引,潜心钻研法律法规、细心洞察案件本质、耐心摸排证据线索、匠心提炼典型案例,在实战中锤炼、在攻坚中突破,永葆初心使命,赓续奋斗青春,踏实走好从检之路的第一步。